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祝老太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祝老太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2 / 3)

他什么事儿了。

就跟药引子似的,重在参与。

不过顾庆之一点都不着急,林如海都给他安排好的,再说他也不在贾府长待。

“十一月初是太上皇的万寿节,前后至少得十天,忙忙乱乱的,十一月底宫里就得开始准备过年了,所以你趁着这当中进宫,陛下得空,有荣国府的关系,又有我三分薄面,能多跟陛下说两句话,我估摸着,应该能给你安排到钦天监去。”

“钦天监不是科举官,算是皇宫辅臣,我去问过织造府的太监,钦天监靠举荐,也有子承父业的,民间偶有这方面的人才,也都是要被搜罗进钦天监的。”

“你年纪虽小,不过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年纪也不是太大问题,况且我还托付了荣国府。”

“荣国府是开国四王八公之一,在京城经营多年,各种关系极其深厚,跟宫里也能说上话的。如今的应天府尹就是他们举荐的,想必推举一个钦天监的官员,问题不大。”

“你记得好好练字,再说钦天监不是科举官,你的字也太丑了。”

“也不是不能多在我府上住两个月,只是年底船务繁忙,加上太上皇圣寿,赶早不赶晚。万一遇上下雪,运河也有可能冻上,而且天气越来越冷,走水路也是受罪,依我看,还是早点上路好。”

想起林如海,顾庆之眼底有了淡淡的笑意,林如海外表极佳,眉清目秀,一见就叫人心生好感,虽然年纪奔着五十去了,但依旧是温文尔雅,玉树临风。

话虽有些多,但都是关心和爱护。

更难得是他上上下下都维护得极好。

顾庆之在林府住了三个月,上到皇帝近臣比方织造府的太监,又或者封疆大吏比方两江总督,下到县衙的教谕、巡盐衙门里的总兵,他待人的态度并无太大区别。

只是……林如海当了六年多巡盐御史,那林黛玉在贾府差不多已经住了五年,林如海充其量也就剩下一两年的寿命了。

这么一想顾庆之脸上不免又带了点愁绪。

就是顾庆之怎么看林如海也没什么病,虽然体格略显瘦弱,精神却很好,劲头也足。

在这种位置上一坐六年,就是他自己也觉得马上就要高升了,平日不管衣食住行都还挺讲究的。林如海也等着回京大展拳脚呢,整个林府上下都好好伺候着,饮食衣物等等方面从不懈怠。

所以最后,顾庆之能做的就是劝他好好保养,注意身体,林如海倒是笑着应了,还跟他来了一句,“我每隔十日诊一次平安脉。”

顾庆之当即便道:“马上入冬了,不如改成五日。”

林如海倒是笑了几声,还想伸手揉揉他脑袋,往后跟他说话也多了几分随意。

唉……这个时代有些病确实是治不好。

顾庆之微微一叹,想着有机会能私下跟林黛玉说两句,兴许她去了信劝一劝,林如海能再仔细些。

“……宝玉十岁的时候大概到我这儿。”

顾庆之的思绪又拉了回来,立即就看见贾母伸手比划一下,又对他道:“你前头亏了身子,得好好补一补,不然长不高。”

“多谢老太君关心,府上饭菜极好,我很是感激。”

贾母嗯了一声,又跟邢夫人道:“你兴许还记得,当年琏儿该是十五六岁的时候长得最快。”

邢夫人一向不讨贾母喜欢,如今被主动搭话,笑得都有点癫狂了,她嘱咐顾庆之,“多吃点,别挑食,不然长不高,你看宝玉——”

“咱们这屋里最爱挑食的就是宝兄弟了。”王熙凤一见这便宜婆婆一脸兴奋,明显又要不合时宜了,忙打断了她,又把话题又转到了贾宝玉身上。

话题在贾宝玉身上绕了一圈,说了他小时候多挑剔多难伺候,如今长大了也没好到哪儿去,又转回到了顾庆之身上,只是依旧没他开口的份儿。

贾母问道:“路上好不好走?你这么小的年纪,就在船上住了一个多月——”说话间她又转向林黛玉,“我记得当初你刚来的时候,到开春身子才好。”

当着外人,屋里几位姑娘都不怎么开口,林黛玉只低低嗯了一声。

“肯定是不好走。”贾母自己接了上来。

顾庆之再次张嘴,没等“多谢老太君关心”说出来,王熙凤便又开口了,她发音拉得挺长,像是哄人那个调调。

“来了京城就好了,京城冬天不像南边那么潮湿,到了我们荣国府,想要什么都有,只吩咐她们一句就行。”

说着她上前两步,“还不快谢谢老太君。”

只是不等顾庆之说话,她又说上了,“我们老太君最是心善的,专门吩咐了鸳鸯照顾你,她是最妥帖的人,你只管放心。”

说这话的时候,王熙凤看得却不是老太君,而是林黛玉,贾母则又笑着拍了拍林黛玉的手,道:“你父亲来信专门说过的,我都记得呢。保管照顾得妥妥当当。”

顾庆之极其轻微的耸了耸肩。

得,虽然句句不离他,然而句句都不是为了他。他就听着就行。

众人又恭维了一顿老太太眼光多么好,多么会选女婿,再极其委婉的伤感一下贾敏没福气死得早,贾母就又问了顾庆之一句,“你可还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