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这孩子可怜,不许刁难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这孩子可怜,不许刁难他(2 / 3)

进宫见皇帝的,我们怎么可能怠慢?”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林满笑道:“不过是相处久了,要分开多嘱咐几句罢了。”

“走走走,我请老哥哥喝酒,再尝尝咱们荣国府的手艺。明儿咱们去吃京城有名的酒楼。”赵贺带着林满走了。

顾庆之一直站在那儿目送他离去,林满也又回头招了招手,黄嬷嬷也不催他,等林满的背影消失不见,还又夸了他一句,“小哥儿看着年纪轻轻,却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这才是最难得的。”

顾庆之也笑,不过他年轻,倒是笑不出来什么褶子,“当不得您这么夸我。”

黄嬷嬷呵呵笑了两声,“走,咱们里边去。”

顾庆之跟着她一路从大门口往二门去。

别说荣国府的确配得上庭院深深这四个字,一路上黄嬷嬷都特别骄傲,也给他少许介绍些能说的。

总结一下,就是开国四王八公之一的荣国府,院子是太祖皇帝亲赐的,是京城位置最好的几处宅子,地段好,距离皇宫极近,院子极大,虽然已经是深秋,外头的叶子都黄了,他们家里还是一片郁郁葱葱。

顾庆之跟着黄嬷嬷一路往里,笑得脸都有点疼。

“给你安排的住处在老太君院子跟大厨房中间,里头住的也都是老太君院子里伺候的。”

“多谢老太君,也谢谢黄嬷嬷。”

“三间厢房,西次间是卧室,东次间是书房,笔墨纸砚已经准备好了,具体准备什么书,要等先生问过你才好安排。”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才是。”

顾庆之一路变着方儿的说谢谢,最后竟有些词穷。

好在终于到了地方,黄嬷嬷带他进去厢房,“你坐,我去让她们给你端饭来。”

黄嬷嬷招手,门口又进来一个看着十二三岁的小丫鬟,黄嬷嬷道:“这是红燕,传饭要水都找她。”

顾庆之又道了声谢。

黄嬷嬷等到饭端来才走,“吃过饭歇会儿再洗漱,免得头晕。老太君虽叫你住在这里,不过这边也算是内院了,你要去哪儿先叫人通传一声,免得冲撞了。”

顾庆之点头应了,“在林大人家里学过些规矩的。”

黄嬷嬷笑着点头,“倒也没那么多避讳,我们家里,各房主子门口都常年立着几个才总角的小子等着跑腿呢,不少比你还大呢。”

红燕在一边帮腔,“个子高才跑得快,不至于耽误主子的差事。”

送走黄嬷嬷,顾庆之又跟红燕道:“你也歇着去吧,我这儿没什么要伺候的,等过半个时辰,叫热水便是。”

屋里总算是只剩下他一个,顾庆之揉了揉略显僵硬的脸,越发觉得荣国府诡异又可怕了。

他们行事如此妥帖,照顾人如此周全,什么都能想到,什么都能做到前头,又是如何能叫林姑娘说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

总不能全都是因为奴大欺主和下头人势利眼吧?

吃过饭,又好好洗了洗,黄嬷嬷还又给他送了两身新衣服,一身是红底绣着金线,一身是黄底绣着金线。

黄嬷嬷拿衣服比了比,道:“黄的显得你黑,还是穿红的这身吧,等吃过晚饭再换上。先休息吧,一会儿红燕来叫你。”

顾庆之做了一个半月的船,虽然在船上的活动量微乎其微,但一个半月下来,还真的挺累,他躺床上好好睡了一觉,到申时吃了晚饭,就等着贾母那边找他了。

冬天日头短,贾母一般是刚到申时就吃晚饭,又因为今儿是特意吩咐过的,等吃过饭,贾府人来得挺周全,客居的薛姨妈跟薛宝钗也过来了。

当然就算没吩咐,这两人也是日日都来,从不落下的。

“我们也来老祖宗这儿涨涨见识,您有个好女婿,也不知道我们宝丫头将来——”

薛宝钗微微涨红了脸,头一偏道:“怎么不见凤丫头?”

贾母笑道:“她管着这一大家子,事忙,略迟些也是应该的。”

王夫人道:“临近年下,家里事情是挺多的。”

邢夫人也接了上来,“她可从不会怠慢老太君的。”

这话听得人心里不舒服,贾母眉头微微一皱,只是想起今日定下的计划,她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道:“这孩子可怜——”

贾母看着林黛玉,伸手拉着她的手轻轻拍着,“你父亲来信上说,他母亲早死,长兄也死了,父亲大病一场家底儿就被清空了,两人当了几年乞丐,冬天父亲没熬过去,也死了,就剩他一个了。”

虽然最会捧哏的王熙凤不在,剩下的人说不出多讨巧的话,但是奉承还是会的。

“阿弥陀佛。”王夫人道了声佛号,“佛家有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以后就好了。”

“遇上林姑爷,他的福气就来了。”邢夫人笑道。

贾母总觉得后娶的这个大儿媳妇上不得台面,每每说话都没什么雅气儿,映衬得她屋子都俗了起来。

薛姨妈跟着笑道:“纵然这人有三分本事,林姑爷送他进宫,那也是林姑爷心善,想要结个善缘吧。”

薛姨妈是看着王夫人说的,王夫人吃斋念佛好些年,说话间总能带上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