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第84章 大锅你要出来了咱们家没事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大锅你要出来了咱们家没事了(1 / 2)

内地的诸藩,不需要所谓的三护卫。

而镇边藩王,苏怀也只谈及,削减岁俸!

而诸藩子弟进京科举,入武院,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控制诸藩的另一条路。

走出淮安街道后。

蜀王缓缓长叹道:“去年大哥离开,本王就预感不妙,没成想这才只过了一年,父皇就下决定了?”

“岳父与大哥关系甚好,未来定可为国朝柱石,可惜……变幻无常!”

“倒是一路之上,听闻这敢敲及鸣冤鼓之人……竟然是当年遇到的那个孩子,缘只一字,何其妙也。”

21蜀王喜欢读书、儒释道皆读。

同时,他重视教化。

在就藩之后第一年,就犒赏蜀王府上上下下,同时聘请蜀地各方有名的名师,甚至连江南等地的大儒也花费重金邀请。

就是为了将他们对于国朝最根本的“注解文献”教给蜀地学子。

大儒宋濂的学生,也是后世闻名的方孝孺,也曾被他请到蜀地。

就藩第二年,他更是亲自指挥大军,和岳父蓝玉在征讨北元降将月鲁·帖木儿的时候,将西番等地的番人,也趁此机会好好的敲打,削减了一番。

至此!

蜀地太平!

而这一年,他才不过二十四岁!

这位藩王的文治和手段,在某些时候,实在太过出色!

比之其多位兄长,无论各个方面,都要惊艳许多。

而也正是因此。

在《蓝玉案》的罪名之中。

这位身份敏感,为蓝玉女婿的蜀王,就是核查的重要人选。

然而……

因为《皇明祖训》,百官的三司会审,审不到蜀王。

真正能审问他的,也就只有一个人,他的父皇!

这也是他能大大方方,不用像个罪人一样,被押解进京的主要原因。

纵然是当朝的五军都督府的前军都督,曹国公李景隆。

亲自出城迎接。

也干涉不到对方半分行动。

但是。

时间不等人。

眼看着蜀王还在感叹,李景隆连忙道:

“蜀王殿下,还是快些走吧,这都耽误一个多时辰了。”

蜀王朱椿笑了笑。

而后看向旁边的颖国公。

在父皇没有定罪的一刻,他就还是国公,还是当朝的太子太师。

从官位上以及资历上来说。

他和冯胜,甚至要高过“蓝玉”!

“颖国公请!”

“蜀王殿下,有劳了。”

傅友德性格谨慎,虽然是武将,但自始至终从未像蓝玉一样嚣张跋扈过。

他战功同样彪炳,当今天下的陕州、蜀地、云南,都有他参与带兵收复,北伐大元也有他的功劳。

但是……

他是性情稳定,然而到底是武将。

在平和的表面下,却也有一颗极端、乃至是狂暴到不顾一切的内心!

在历史上。

朱元璋将其召回京城后,其实还未想好定他的罪行。

而是先处死了蓝玉等人。

之后。

才亲自来到他的府邸,询问旧事。

去不想,这位国公知道,在蓝玉等勋贵死了后,自己这些同样手握兵权,且和皇室联姻的勋贵。

终究逃不了一死。

其更是在朱元璋面前,亲自将其大骂一通!

那可不是苏怀那样的谏骂。

而是真正的,从南征北战到飞鸟尽、良弓藏,矫兔死走狗烹的诅咒!

其手段狠厉到……

朱元璋都感到惊心动魄!

而眼下。

随着苏怀敲击登闻鼓,一纸《鸣冤书》将这历史彻底搅浑。

两人却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何种结果……

而就在他们离开不久后。

妇人放下孩子,先是赶紧把门关好。

随后又抱起小女孩,匆匆的朝着皇城赶去。

“走!咱们去接你大哥!”

“咱们去接你大哥!”

很快……

承天门尽在眼前。

看着人满为患的百姓,聚集在皇城四周。

而且一个个脸色沉重而又肃穆。

纵然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