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都市言情>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两百一十三章 让瓷器率先畅销世界(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一十三章 让瓷器率先畅销世界(求月票)(2 / 4)

姓都去了窑厂,还有谁种地呢?何况荣县虽然不算大县,可人口也有八千户呢,这么多人全都去窑厂干活,那窑厂得有多大?

不过不管秦浩是不是吹牛,陶老太爷回去之后,还是把家族中的中坚力量聚集起来,通知他们招募人员。

跟陶老太爷一开始的怀疑差不多,陶家众人都怀疑秦浩所说的五百钱工钱,是不是夸大其实。

陶老太爷的拐杖在地上杵了杵:“既然你们不相信,那便将名额交给外人,只是到时候,你们可莫要后悔。”

陶家众人最终决定将一半名额让出去,一半名额让族中那些困难户去,反正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出路,不如去碰碰运气。

新开窑厂,五百钱工钱,两个关键词,很快就在荣县上下流传开来,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就是个玩笑,毕竟种地一年辛苦到头也不见得能有多少收益,窑厂向来是出了名的黑,能给开这么高的工钱?

然而,随着陶家开始招募人员,在看到陶家也有不少人报名之后,一些实在穷得活不下去的贫民也开始报名。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在观望当中,也有不少当地豪强在等着看秦浩这位新县太爷的笑话。

秦浩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带着秦家的管事、工匠,还有程少商在窑厂的建址处进行测量、规划。

程少商显得很兴奋,她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做这些建筑了,可惜之前只能做一些桌椅板凳、秋千之类的小玩意。

现在能有机会参与这种大型建筑的设计,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其实那些管事跟工匠一开始见到程少商出现在工地现场,也十分惊讶,原本还以为秦浩只是带程少商来散散心的,结果程少商画出来的图纸让许多老工匠都叹服不已,这才意识到这位少夫人是有真材实料的。

“夫君,为何要在上面建造这种拱形的结构支撑?平面不是更加方便吗?”程少商好奇的问。

秦浩笑着解释道:“拱形结构虽然建造起来有些麻烦,但是足够耐用,维护起来也比较简单,同时也有利于热量传导,我们烧制的是瓷器,而不是陶器,对温度的要求更高,这样拱形的设计可以减少一部分燃料消耗。”

虽然程少商对于热量传导的原理不是很懂,不过也大概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细心的将秦浩所说的记录下来。

放下毛笔之后,程少商又不免担忧的问秦浩:“如今朝堂上下用的都是漆器,这瓷器真的能畅销吗?”

在汉朝之前,大多数使用的都是青铜器,但是由于青铜器炼制不易,成本较高,一直只是在贵族当中流行。

到了汉朝之后,由于青铜器太过笨重,且容易生锈,许多贵族也开始抛弃青铜器,转而使用更加华丽、轻便的漆器。

所谓的漆器其实就是用木头、柱子先制作凋刻成型,然后用各色彩漆涂在上面,不仅色泽优美,而且更加华丽。

不过漆器的造价也十分高昂,古代的漆不同于后世用的工业用品,而是采集的天然树脂,然后在其中加入颜料,制作而成,同样也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

对此,秦浩丝毫不担心,陶瓷相对于漆器来说,有一个很多的优点,就是可以大批次的烧制,一名漆匠可能一个月也做不了几套漆器,而陶瓷却可以源源不断的进行烧制,一炉出来便是成千上万的成品。

其实汉朝也有瓷器,但是制作工艺比较落后,烧制出来的瓷器也更偏向于陶器,一方面是温度达不到,一方面是没有掌握使用釉着色的技术。

秦浩相信凭借完善工业体系制作出来的低价、精美瓷器,一定能够取代陶器跟漆器,迅速占领主流市场。

甚至提前出口到西域、海外等一些国家,到时候需求量庞大到,一个荣县根本供应不过来。

当然,这一切还停留在纸面上,接下来秦浩要做的就是将窑厂建起来,同时利用荣县附近的水路优势将这些瓷器销售到东汉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前期陶老太爷招募来了三百多名村民来窑厂干活,一开始大家都还对工钱心存疑虑,但是等到中午放饭的时候,大家都傻眼了。

一个个硕大的野菜馒头加上野菜鸡蛋汤,就静静躺在那里,秦家的伙夫敲着木桶,傲娇的喊道:“都排队,一个个的排好了,每人两个大馒头,一碗鸡蛋汤,人人有份,说你呢,排好队不要挤!”

田老蔫弓着背排在队伍中央,在他前面已经有三十多人了,他舔了舔发干的嘴唇,眼看着高高一摞馒头就这么消失,他心急如焚,生怕到了自己就没有了。

他开始尝试数数,可是他没念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就更别提算数了,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期盼看着队伍一点点往前挪。

然而,让他绝望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