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5章(1 / 5)

第 255 章 【 捉虫 】 日月轮转 ( 一 )

接到孔植的亲笔致歉信后 , 秦放鹤和阿芙也算放了心 。

朋友易得 , 知己难求 , 若两家因此事闹翻 , 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

好在孔植那孩子大事上不糊涂 , 孔姿清夫妇也是明白人 。

秦放鹤也重新将全部精力投射到政事中去 。

自天元四十九年十月 , 女帝陈芸自尽 , 交趾迅速陷入内乱 , 战火四起 , 百姓和部分无心应战的底层土兵纷纷逃窜 。 有的就近遁入西部吴哥 , 剩下大部分则在大禄有意无意的引导下 , 自东 、 南 、 北三面 , 分别从水路和陆路逃入大禄朝避难 。

截至天元五十一年初 , 据负责接收难民的云贵 、 两广初步统计 , 交趾难民已逾十万 。

几省根据朝廷指示 , 第一时间将难民统计造册 , 根据年龄和特长彻底打散 , 分别运往各地的矿山 、 荒野等处开矿 、 开荒 , 极大缓解了领土急剧扩张后带来的劳动力短 {

可能这些活儿都算不得体面 , 但大禄朝境内没有战火 , 他们不再需要继续以前朝不保夕的日子 , 这就够了 。

为进一步安抚人心 , 消除隐患 , 朝廷颁布法令 , 承诺只要他们用心劳作 、 学习汉文化 , 三年考察期满 , 合格者可分步分批授予大禄合法公民的身份 。

这些交趾百姓已经亲眼见识了大禄的繁华 、 强大 , 听了这个 , 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瞧间安稳下来 , 立刻就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 也没空想别的了 。

与此同时 , 托内部稳定和玉米推广的福 , 自天元四十五年起 , 大禄迎来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生育高峰 , 人口激增 , 如今已然逼近九干万 。

其中大规模蒸汽机械的应用 , 完全适应了北方定字五省广衿的农田和草场需求 , 战马 、 牛羊等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也同步展开 。

这是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 ,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 但秦放鹤却还是觉得不够 。

不够 , 真的不够 。

当外部环境和物资条件满足一定条件 , 人口增长会从缓慢爬坡骤然转为几何俘

数激增 , 对粮食等生产生活物资的需求也会随之激增 。

说的简单点 , 原本一个村子有一百人 , 十位育龄妇女 , 世道艰难时 , 可能一年只能养活一个孩子 , 总人口从一百到一百零一 , 新增需求微乎其微 。

但现在日子好过了 , 一年可以养活十个孩子 , 那么就一下子多出来十张嘴 。

然后这十个新生儿之中有五名女婴 , 十八年后 , 她们也陆续生育 , 若原本的长辈还在生育期 , 可能一年就会增加十几 、 二十名婴儿 !

同理 , 越往后 , 基数越大 , 年均增长人口和需求就越大 !

以如今的作物产量和生产力 , 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吗 ?

以如今作物的品类和品质 , 能抵挡住可能发生的天灾和病虫害吗 ?

所以天元五十一年六月 , 秦放鹤挑了个时间 , 在内闻例会上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

胡靖就笑 , 轻飘觐道 :“ 子归啊 , 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吧 “

去岁中秋过后 , 董春终于在八十二岁这年的尾声顺利致仕 , 功成身退 。

天元帝万分不舍 , 赞他一生勤勉谨愚 、 教导有方 , 加封太师衔 。

这个头衔不仅是对董春本人的肯定 , 还是对董门上下谨小慎微的褒扬 。

当月 , 胡靖晋首辅 , 掌户部 ; 尤峥管吏部 , 柳文韬任工部尚书 , 又使秦放鹤管兵部 。

余下的刑部和礼部 , 则分别由这两年陆续补进来的卜温和候元珍担任 。

两人都五十来岁 , 身体健康 , 若顺利 、 不犯错 , 怎么着也能顶个几年 。

卜 、 偏二人新到 , 资历最浅 , 也最谨慎 , 听了这话权当没听见 , 只埋头喝茶 。

胡靖说这话 , 其实隐隐有些不快 。

他刚升任首辅 , 又逢好时候 , 下头的人歌功颂德都来不及 , 哪儿有人上来就说什么莫须有的隐患 ?

这是在教他做事么 ? 还是暗指他思虑不周 ?

尤峥与胡靖有私交 , 如今升次辅 , 闻言便笑道 :“ 年轻人 , 有干劲是好的 。“

又对秦放鹤温和地说 :“ 心系万民自然是好 , 不过凡事以松弛有度为佳 , 莫要绽坏了

说罢 , 他又笑着勉励 ,“ 我等都考了 , 日后还得指望你们这些年轻人呐 “

乍一听 , 不过是个心疼后辈的者好人 , 又不争贤妒能的 , 可 …..,

柳文韬听了 , 就在旁边打圆场 ,“ 瞥这话说得 , 您如今面色红润 , 越发保养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